随着抗击新冠疫情的焦点逐渐从中国转至海外,一些谣言也闻风而动。有人把似是而非的相近词汇扯到一起,配上“你品,你细品”等欲言又止的话语,扩大人们的想象空间,生长出越发耸人听闻的谣言。
其中一则很抓人眼球的谣言说:新冠肺炎在去年秋季就露出端倪,其实就是当时曾出现在美国的 电子烟肺炎。
来自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的论文 | 参考文献[1]
啥是电子烟肺炎?
电子烟肺炎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2019年8月份。当时美国CDC收集到了一些奇怪的肺炎病例,在9月份时患者人数达到了峰值,但随后就开始下降。至今,美国全境已经报道了2000多例的电子烟肺炎。
这种疾病出现的时候,医生们首先排除了一些会导致肺炎的常见病因。在对患者的背景进行调查时,慢慢 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抽过电子烟。因此当时研究者和医生给这种肺炎取了个名字叫EVALI (electronic-cigarette, or vaping, product use–associated lung injury),直译过来是“与使用电子烟产品相关的肺部损伤”,此后在中文媒体中一般称其为“电子烟肺炎”。
但当时大家并不知道EVALI的发病机制。是电子烟烟液里的某种成分引起了疾病?吸电子烟这种行为引起了肺炎?还是其他什么原因?
2019-2020年美国电子烟肺炎患者数量,可以看到8月和9月发病人数最多,但是随后已逐渐减少 | 参考文献[2]
电子烟肺炎是如何产生的?
由于传统烟草的吸烟者并没有这种急剧的肺炎病症,所以当时初步认为这是电子烟某种新的独特致病机制。当积累了较多病例时,研究者比较了更多患者发病的共同因素。
一些研究者获取了EVALI患者的肺泡灌洗液,检测其中的可疑成分;同时采集了一些健康人群(其中包括不吸烟、吸烟草、吸电子烟)的肺泡灌洗液作为对照,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。最终,一种叫做“ 维生素E醋酸酯”的成分引起了人们的注意——在 患者组当中有94%(48/51)的人都发现了这种成分,但是健康对照组中都没发现(包括那些同样吸过电子烟的健康对照者)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强的证据了。
另一个辅助的证据是,维生素E醋酸酯是作为四氢大麻酚(TFC)烟油的增稠剂出现在电子烟中的,“传统”的配方并没有这种成分。而含有TFC和维生素E醋酸酯的电子烟液 在市场上销售的趋势,和电子烟肺炎的“出现-发展-峰值”趋势是能够对应上的,说明这两者之间可能是存在相关性的。
维生素E醋酸酯损伤肺部的机制尚未得到证明,据推测可能是由于它具有表面活性作用,破坏了呼吸道粘膜,而肺粘膜的结构是进行气体交换所必须的,这就导致了严重的肺损伤。我来做个简单粗暴地比喻:抽它的人仿佛把厨房里的洗洁精,不停地烧热雾化吸进肺里[3]。
电子烟肺炎可能是新冠吗?
显然是不可能的,可供驳斥的点很多,这里选几个广为人知的新冠肺炎特征来对比说明,其实很容易发现,这两种疾病之间真的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。
01 电子烟肺炎无传染性
在电子烟肺炎的病例报告中, 没有看到明显地围绕某一个患者聚集发病的情况。虽然美国出现的电子烟肺炎总数不少,但是散落在各个州。众所周知新冠的传染性很强,如果电子烟肺炎是新冠,几十个州的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之中没有报告亲密接触者被传染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美国各地电子烟肺炎患者数量,几乎各州都有报道 | 参考文献[2]
02 电子烟肺炎患者较年轻
76%的电子烟肺炎患者年龄在13-34岁之间。而我们知道,新冠的患者(特别是重症患者),是以中老年人居多的。来自CCDC的数据显示,30-79岁的患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86.6%。在患者年龄这个特征上,可以说这两种疾病的表现是截然相反的。
电子烟肺炎患者的年龄,以年轻人居多 | 参考文献[4]
03 电子烟肺炎患者少发热症状
虽然在媒体报道中,“无症状感染者”很抓人眼球,但统计告诉我们,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有发热(83%),新冠肺炎“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表现”。但是, 电子烟肺炎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是比较少的(≥38℃,33%)。
发热是新冠肺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,83%的患者出现了发热的症状 | 参考文献[5]
电子烟肺炎患者中出现发热(≥38 °C)症状的患者仅有33% | 参考文献[6]
04 电子烟肺炎已排除感染因素
最关键的是,根据CDC的要求,确诊电子烟肺炎的必要条件是,使用过电子烟+急性肺损伤+排除了感染+排除了其他药物性损伤。也就是说,能够被美国CDC认定成是 电子烟肺炎的这2000多病例,应该都被排除过感染因素。
而新冠病毒最开始发现,就是因为武汉的一线医生们怀疑患者是未知感染,多家医院分别送了检测,发现了病毒的蛛丝马迹。在这一点上,电子烟肺炎和新冠显然是矛盾的。
成为电子烟肺炎的确诊病例,需要排除感染 | 参考文献[2]
是否有办法追溯电子烟肺炎患者?
如果非要怀疑电子烟肺炎是新冠,是否有办法追溯患者?当然有,而且还不难。之前有报道,被SARS感染过的人,痊愈之后的一段时间(可达5年)也能在体内检测到IgG抗体。
非典患者感染并康复后5年,血清中仍可检测出抗体 | 参考文献[7]
而这次新冠,其实也已经在实践中使用了这种手法。新加坡报道的一则病例,用这个方法检测到了一起没找到中间感染源的传播路径。
所以就算CDC撒了谎,隐瞒了新病毒疫情,那么 那些康复的患者都将成为埋伏的证据,是容易在事后被追溯的。可谓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,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合情理的行为。
追溯一种病毒的起源非常重要,非典之后,对于SARA病毒的倒追工作持续了十多年。目前,新冠病毒的起源尚未可知,但如果不尊重科学规律,轻视疫情,用阴谋论来解释一切,却无疑是一种自送刀柄的行为。